大连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校企对接交流合作会成功召开

日期:2015-07-28

点击次数:4974次

标签:
友情链接

大连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校企对接交流合作会成功召开

   2015-07-28   点击次数:4974次
标签:

“能不能给我们单位找几个JAVA开发人员?”

“界面设计的人能介绍几个吗?”

“移动互联网人才有吗?”……

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软件企业的招人咨询。来自该协会的初步统计显示,本市每年软件行业人才缺口1.2万人至1.8万人。

软件行业高中低端人才都缺

    大连软件行业现有企业20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记者了解到,该行业过去是高端人才缺乏,现在则是高中低端人才全面出现缺口,尤其普遍缺乏移动互联网人才。

    为了帮助本市软件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日前举办的大连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校企对接合作交流会为软件院校与企业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此次活动由市人社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大连软件行业协会主办,泰达慧谷产业园承办。在连20所高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就业负责人和IBM、文思海辉、华信等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人士参加了合作交流会。

    大连软件行业协会称,据不完全统计,在连高校毕业生每年约有68%留在大连,加上吸引外地高校毕业生,估算共有1.2万名毕业生加入到大连人才队伍中来。这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因为人才不足,一些IT企业几乎常年都在招聘。

“对IT行业误解”影响招人

    “如今,大学生对IT行业的误解特别大。 ”文思海辉大连公司校园招聘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认为到IT企业工作,就是当“程序猿”、“IT民工”,特别辛苦。通过与IT相关专业大学生交流,该负责人发现,大学生中不少人觉得IT行业不好,在这种单位只能敲代码,做单调的反复重复性工作。

    本市一家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李强告诉记者,在学校时,老师只教理论,很少对接实践。找工作期间,老师一般只通知哪天、在哪儿有场招聘会,从不详细讲述“会有哪些企业来、这些企业的特点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什么”等。带着懵懂找到工作、进入IT企业后,李强发现,部门主管分派完工作,同事们都在忙,没时间手把手教他该怎么做,他走了一段弯路才走上正轨。

高校人才培养缺乏和实践结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校人才培养滞后与企业需求存在矛盾。本市一家大型IT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称,在招聘中发现,不少学校的教学课程和内容几年都不更换,同时也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

    大连软件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许多IT企业反映,高校获得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对企业需求不了解,大部分高校注重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实践的锻炼,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缺乏竞争力,就业也比较困难。

    去年毕业于本市一家高校的小文如今成为IT企业人力资源部员工。他对记者说,他当时有一门课是70名学生一起上大课,只有1名老师教写代码,课堂教学主要是满堂灌,老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当时,我们学生之间经常说,要是1个老师只教10个学生,该有多好。 ”小文说,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而且也没有机会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


“能不能给我们单位找几个JAVA开发人员?”

“界面设计的人能介绍几个吗?”

“移动互联网人才有吗?”……

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软件企业的招人咨询。来自该协会的初步统计显示,本市每年软件行业人才缺口1.2万人至1.8万人。

软件行业高中低端人才都缺

    大连软件行业现有企业20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记者了解到,该行业过去是高端人才缺乏,现在则是高中低端人才全面出现缺口,尤其普遍缺乏移动互联网人才。

    为了帮助本市软件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日前举办的大连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校企对接合作交流会为软件院校与企业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此次活动由市人社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大连软件行业协会主办,泰达慧谷产业园承办。在连20所高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就业负责人和IBM、文思海辉、华信等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人士参加了合作交流会。

    大连软件行业协会称,据不完全统计,在连高校毕业生每年约有68%留在大连,加上吸引外地高校毕业生,估算共有1.2万名毕业生加入到大连人才队伍中来。这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因为人才不足,一些IT企业几乎常年都在招聘。

“对IT行业误解”影响招人

    “如今,大学生对IT行业的误解特别大。 ”文思海辉大连公司校园招聘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认为到IT企业工作,就是当“程序猿”、“IT民工”,特别辛苦。通过与IT相关专业大学生交流,该负责人发现,大学生中不少人觉得IT行业不好,在这种单位只能敲代码,做单调的反复重复性工作。

    本市一家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李强告诉记者,在学校时,老师只教理论,很少对接实践。找工作期间,老师一般只通知哪天、在哪儿有场招聘会,从不详细讲述“会有哪些企业来、这些企业的特点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什么”等。带着懵懂找到工作、进入IT企业后,李强发现,部门主管分派完工作,同事们都在忙,没时间手把手教他该怎么做,他走了一段弯路才走上正轨。

高校人才培养缺乏和实践结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校人才培养滞后与企业需求存在矛盾。本市一家大型IT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称,在招聘中发现,不少学校的教学课程和内容几年都不更换,同时也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

    大连软件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许多IT企业反映,高校获得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对企业需求不了解,大部分高校注重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实践的锻炼,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缺乏竞争力,就业也比较困难。

    去年毕业于本市一家高校的小文如今成为IT企业人力资源部员工。他对记者说,他当时有一门课是70名学生一起上大课,只有1名老师教写代码,课堂教学主要是满堂灌,老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当时,我们学生之间经常说,要是1个老师只教10个学生,该有多好。 ”小文说,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而且也没有机会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